學術會議

研究生平時應作的事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有時候寫 paper 或作研究很煩,想要有點消遣,但娛樂又太有罪惡感,所以想要作一些關於學術方面的事,但又不是像寫 papaer、論文這樣有挑戰性的工作?這種事情我稱之為研究生的專業消遣

那研究生的專業消遣包括什麼呢?以下我一一列出來。

1.

研究生平時應作的事 Read More »

COS Funding Opportunities:找獎學金的好網站

獎學金的重要相信大家都知道,之前我也寫過一篇文章–獎學金:研究生的試金石,鼓勵研究生多申請獎學金,這對以後繼續在學界發展非常有幫助。

但問題是:獎學金去哪裡找呢?特別是在美國讀書的留學生,許多獎學金都是限定美國居民的,要怎麼找 $$ 呢?最近參加一個找獎學金的 seminar,裡面提到一個網站:COS Funding Opportunities,應該滿有幫助的,就分享給大家。

網址http://fundingopps.cos.com/

COS Funding Opportunities:找獎學金的好網站 Read More »

利用 Ebates 替你省機票與旅館費

如果你要出國到美國或加拿大開會,那勢必有兩項巨大花費:機票會和旅館費。這篇文章就是教你如何用 Ebates 配合其它網站,替你節省機票與旅館費

1.png

1. 為什麼要用 Ebates?

省錢這就是最大的動力了!

2. Ebates 怎麼替你省錢?

你透過它的網站連到特定訂機票與旅館的網站,可以得到 1%-5% 的返款 (cashback)。詳細的折扣得看 Ebates 最新的說明。

3.…

利用 Ebates 替你省機票與旅館費 Read More »

徵文第二名:我在台灣唸博士班學到的事 by 黃佳欣

我在台灣唸博士班學到的事

黃佳欣
台灣大學昆蟲系暨研究所
cacbug@gmail.com

我目前是台大昆蟲所博士班的學生,對於四年多的研究生涯有不少的體會及想法,藉由研究生2.0版主提供的機會希望跟各位研究生們分享,基本上是我自己針對在台灣唸博士班的看法。在無遠弗屆的網際網路上不難發現各式各樣能夠幫助研究的方法或是資源,例如研究生2.0 就提供一個很好的平台,而我這次想要寫一些關於念博士班的態度,尤其分享給念生命科學領域的同學或是未來的博士生們

# 認清攻讀博士學位的定位

如果看過Matt Might 圖解什麼是博士,一定還記得,所謂的博士就是努力並達成突破知識邊界上的一個點 (According to the book of the illustrated guide to a Ph.D.…

徵文第二名:我在台灣唸博士班學到的事 by 黃佳欣 Read More »

徵文佳作:我在研究所學到的事 (未畢業) by Berial

我在研究所學到的事 (未畢業)
Feng-Hsu Lin, PhD Candidate
0fnl @ queensu . ca
Department of Biochemistry, Queen’s University, Kingston, ON, Canada
Sep, 2010

畢竟每個學校的風氣跟指導教授的管理都是不一樣的
分享研究所學到的事 能夠有所響應是有限的
雖然話是這麼說 聽別人的歷練 對自己總有點鼓勵的效果
我現在處於寫博士論文 準備口試的階段 (所以我也草草地打這篇)
回頭想 真的有不少東西需要注意的
可惜當年能力未達 沒能有所領悟
希望我的經驗對尚未到達尾聲的研究生有幫助

我老闆基本上是屬於放牛吃草型 而且經費算是非常充裕
他會給一個大致的研究方向 然後把一個蛋白丟給你 (生化所)
剩下你全部自己來 技術上則由 Technician 指導
一開頭當然是寫研究企畫 想好需要的研究步驟跟經費需求 開會的時候給 seminar
大家討論確定實驗步驟沒問題了  那當然就是做實驗
光是這點就很頭痛了 畢竟大學時代都是大家同學互抄 要我自己寫還真不知道要寫什麼
剛開始做實驗的人一定是錯誤百出 也沒人會告訴你 Research 就是 re-re-re-research
去找老闆 也就是回你一句話 你自己找出問題 自己想解決辦法 不然我要你幹嘛
這對我來說 衝擊還滿大的 跟大學實在不太一樣 不過久了之後 你會喜歡這種自由

接下來是開始有成果了 相對要開始擴張研究範圍
擴大研究範圍就需要多人工 就要設計大學四年級生的大學論文 如何成為自己的研究的一部分
又要考慮到自己的時間 有沒有辦法指導大四生
自己也要學習如何當個老師 這是領導能力的基本
如果大四生程度好 簡直是如虎添翼
如果大四生程度差 自己的研究反而會被拖累
大四生的風險 跟 研究成果 對於你自己的進度跟教授的經費
我都是事後才了解到 投資報酬率跟風險的考量
有時候實驗配備或者是技術上的缺乏 你就得要別的實驗室去合作
所以對於 “機會” 兩個字 其實是要下功夫的
我的教授會非常鼓勵學生去校內的學術演講 包括其他系所 了解各方面的研究技術
擴充合作的可能性 校外的學術研討也是一樣 老闆總是一句話 “impress people”
他同時也非常 “鼓勵" (基本上是強迫) 學生 在每個學術演講問問題 還規定不能問廢話
當然你就會學到如何 問問題
這個還滿多學問的 好比問問題 不讓演講者感受攻擊性
當演講者認為你在攻擊他的時候 你說什麼 他都聽不下去
另外在問題中 你都可以提出自己的技術 話中建議合作的機會
不跟你開玩笑 當你在國際學術研討(規模中等以下, 太大人家也看不到你) 會問個好問題
在場的教授都會記得你這個人 休息時間找人閒聊的時候
你就會看到那種不削一顧 和 興致滿滿的差別 更不用說對 postdoc申請 跟 合作研究的影響
這些都是在研究生的過程中 會學到的非研究的能力
研究的能力 說穿了就只有三點: 運氣 努力 批判性思考

運氣
是很重要的一點 你不能控制他 但是他可以打殘你
你所有的研究計畫 都要有風險的考量 當初就是想帶賽 所以浪費不少時間
努力這點 就不多說廢話了 直接告訴你 我沒做好, lol

批判性思考
自認完全沒這能力的人 可以讀讀這本入門書 不會花你超過 20分鐘的時間
問對問題,找答案 – 批判性思考的智慧學
如何批判性思考 我想每個研究生都知道 我也相信每個研究生都有實力做到
與其建議如何學習批判性思考 我想批判性思考 會什麼重要 反而是重點
真正重要的 是要無時無刻去做到 你必須讓他變成一種習慣
批判性地讀一份文獻 很容易發現沒有明確寫出的假設 甚至是一些邏輯上的錯誤
也不要相信 IF 高的東西一定是對的, Nature, Science, PNAS 裡面也是有垃圾
研究計畫也是要秉持批判性去寫 錯誤的實驗 做一百次也不會有成果

最後一部分 比較不屬於能力培養方面的
我從大學就離鄉背井 大學還好 反正就是每天找朋友開派對
大學結束 朋友都畢業 各奔東西 不用說 女朋友也跑了
到了研究所 各個研究生都有自己生活 有人連小孩都有了 房子也買了
一瞬間 我變得很孤單 這個時候才發現課外活動的重要性
生活不是只有研究跟工作 要培養興趣 多交點朋友 生活才不會無聊
飲食跟運動也得注意 不要有了成就 沒了健康
其實還有很多像是獎學金出國留學的五四三 那些都不重要
對我來說 研究所不只是ㄧ個學歷 它是ㄧ個學習如何生活的過程
你不一定要用這個學歷去拼教授這個職位 研究所會學到很多方面的東西都會是資產
利用這些能力 去充實你的未來
最後祝各位未畢業的研究生 研究順利 已畢業的 能活出充分發揮實力的光彩

原文連結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edit?id=1wWvpXNMuAVnm_vSfO4wUFyKC-2jNFTORJ3UMRcK4uhk&hl=en&authkey=CI_FxIEP#

徵文佳作:我在研究所學到的事 (未畢業) by Berial Read More »

Scroll to Top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