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投稿與申請獎學金的過程中,其實也是跌跌撞撞,不算成功,但我願意分享我的一些經驗,一方面是提醒自己同樣的錯別再犯了,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讓大家作為借鑑,別走許多冤枉路。另一點我勇於分享自己的經驗原因是我最近聽了一場演講,主題在說:如果讓學生知道書本中的人物也經歷了許多挫折與 struggle,這有助於讓學生學習的更好。如果你未來的成功可以建立在我過去的失敗上,那我願坦然分享我的經驗。
在回顧我這些年寫的論文寫作索引,驚然發覺並未觸及「研究目的」(The purpose statement,有人喜歡寫成 statement of purpose) ,這或許也反映了在之前我不夠重視這個方面。我接下來就說說我的轉變。
對於剛進研究殿堂的新生來說,我自覺有幾個階段的改變。第一個階段是:處處是題目,處處是問題。特別是上 introduction 的課,老師都說的非常有趣,似乎你的每個提問都是非常好的題目。這種現在在讀碩士班一年級的時候特別明顯。
第二個階段是:處處皆不是題目。當老師鼓勵你去找題目,或是學期末你要寫 paper 的時候,在 google scholar 與相關期刊一找,你會發現相關文獻一大堆,你根本不知道要如何整理。你讀完一篇文章,你就已經被說服了,完全不知道該從哪裡下手。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期末,高峰期通常是在寫碩士論文大綱之前。
等到了讀博士班的時候,文獻已經讀的夠多了,會進到第三個階段:處處是題目。在你的腦海裡,已經有了基本概念,研究方法也有了一定的訓練。在看人家的 paper 時,你可以把握一個原則:「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原則來找題目。至於怎麼用這個方法找題目,這是我遲遲拖欠的文章,「如何找研究題目?(How to find a research topic?) (四)」,先留著坑等以後完成。
這個階段會非常有自信,下筆如有神,自我感覺良好,覺得送出文章一定會立刻被接受的。但這個階段最容易忽視的就是:見樹不見林。你找到一個問題,深入去研究,你的研究問題寫的很好,你的資料也支持你的論點。那為什麼還會被拒呢?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研究目的與你的研究框架 (當然研究方法、英文等各種原因也有,在此就不討論了)。
見樹不見林指的就是:許多研究與文章的結構就是:發現問題 –> 實驗 –> 結果,但一流期刊要的不只是這樣。他們要的是你在理論上(與實務上)能夠有所貢獻。記得以前翻譯過的 PhD圖解嗎?或許你在某一點有突破,但更重要的是你要說明你這一點突破,對整個大圈有什麼影響。如何最大化你的貢獻,如何顯示出你研究在理論上的價值,這是期刊評委所會關注的,但如果你還沒到那個階段,可能很難體會。
一個研究的目的,包含:你為什麼作這樣的研究,以及你期待能完成什麼。然而,在許多研究方法的書,或是老師在看你 paper 的時候,其實很少將重點放在這裡,更多時候只是看你的研究問題而已。然而,研究問題與研究目的是不同的。更精確一點說,purpose, the problem in the study, 和 research questions 是不一樣的。
講到這裡,不由得又要來推薦這本研究生必備的書籍。如果還不知道這本書籍:Research Design: Qualitative, quantitative, and mixed methods approaches (強烈建議買第三版的),請翻看本站文章:如何寫論文計畫書 (proposal)?。
purpose 設定了你的目標,而不是什麼問題引領你作這個研究。purpose 更不是研究問題,研究問題是與你搜集什麼資料有關的。purpose 是你的目標與目的,也就是整篇文章的核心。這個核心會建立在需要上 (也就是現實生活的 problems),並進一步在研究問題 (research questions) 裡作說明。這本 Research Design: Qualitative, quantitative, and mixed methods approaches 還詳細說明質化、量化與 mixed methods 的研究目的,並提供範本,很值得參考。
說完這些,回到研究生學習階段。等到了第四個階段,也就是進入投稿階段,我覺得才會更進一步反思:我為什麼要作這個研究?我作這個研究有什麼理論上的貢獻?有什麼實際上的貢獻?要怎麼將自己的研究對社會有什麼樣的益處?至於會不會有第五、第六階段,那就等以後才知道了。
說到這裡,我就要建議大家慎選領域與題目了。有的領域與題目,雖然有趣,但較難直接讓社會獲利,或是改變政策,這類型的研究有其價值,但未來申請 grants, fellowships 是要看對社會有什麼貢獻的,難度會相對來說較高。這當然不是說這樣的研究沒有價值,只是說這條路或許會比較崎嶇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