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il 2014

撰寫你的academic bio

不論你是研究生或是教授,你都需要為各種目的撰寫你的academic bio。要怎麼撰寫academic bio,又要注意哪些事情呢?Grad Hacker 有一篇文章:Narrating Your Professional Life: Writing the Academic Bio,非常值得一讀。接下來我簡單摘出幾個重點,並加上一點自己的想法。

要寫你的academic bio,要取決於三個要素:背景 (context), 讀者 (audience), 與目的 (purpose)。

背景

這裡指的背景,指的是:為什麼要寫這個bio?是為了要投稿?為了要出書?為了要讓學生認識你?為了要招學生?為了要找工作?為了要申請計畫?為了要申請獎學金?

多了解一下背景,以及在你的領域,其它人在academic bio裡面寫什麼,將會讓你更好地準備你的academic bio。

讀者

了解了背景,接下來就是讀者的部分。這個 bio 是寫給同事看的?為了annual review寫的?為了未來的學生寫的?為了認識其它領域的人寫的?這點也必須要釐清。

目的 

其實前兩點總結下來,你大概就很清楚寫academic bio的目的了。為conference寫的,就是讓台下的觀眾了解報告的是誰;為了申請計畫寫的,就是為了說服reviewer,你有能力作好這個研究計畫;為了獎學金申請的,是為了證明你有能力且值得此獎項。

至於具體寫什麼,等不及的就自行看 Narrating Your Professional Life: Writing the Academic Bio,等得及的就等我有空在寫。…

學術詐騙:當心付錢就能發表的會議與出版社

經濟不景氣,詐騙的方式愈來愈多,現在學術圈也有不少詐騙,藉由各種名義偽造學術環境,造成假期刊與假會議愈來愈多。

大紀元的新聞報導有著這樣一段故事:

 《紐約時報》報導,被選擇在「昆蟲學-2013」(Entomology-2013)會議上出場的科學家們以為,他們是要向昆蟲學專業協會的科學家們發表演說。

不過他們發現被騙了。他們腦中廣受學術界認可的知名會議與上述會議的名字稍有不同,它是:「昆蟲學2013」(中間沒有連字 號)。而這些科學家發表演講是透過電子郵件答應參加,而不是由著名的學者審核。願意上台演說的科學家之後被索取高額的費用,付錢的人都可以上台,這個經驗 以後可以美化履歷。
這些科學家們落入了假學術的平行世界中,這個仿冒的學術環境有著知名的學術會議,而且還有贊助活動的期刊。許多期刊和會議的名稱和歷史久遠的著名出版物和活動幾乎一樣。

如何防止這些學術詐騙呢?一方面多與你的老師、同事交流 ,一方面看看去參加會議的人是誰、主編是誰,是否要花錢才能出版。

另外,有幾家惡名在外的出版社,像是David Publishing Company是要避免的。

如果還不知道,Beall’s List列出了不可信與可疑的期刊,大家可以看看:http://scholarlyoa.com/publishers/

文章被退稿後怎麼辦?

看了蔡依澄醫師這篇文章:論文被退稿後,該怎麼辦?,我也來膚淺地說一說。

退稿之後,你可以作的,不外乎:1) 繼續投出去, 2) 放到資源回收筒。

我想,沒有人想要把辛辛苦苦地成果,放在電腦裡,當digital dust。所以大部分的人都會選則繼續投出去。

問題接著來了,reviewer的意見,你是聽還是不聽?你要修改嗎?

蔡依澄 醫師的建議是:

那就今天晚上熬夜,明天 submit 吧!

我真的都這樣做,一回來的稿件,立刻想要投哪一家,隔天一定出去,像是彈簧一樣。因為這樣我就不用煩惱了,是雜誌社要煩惱 XD

(回來稿件的意見都… 完全無視?)

是的,因為 reviewer 每個人的意見都不一樣,A 嫌的不見得 B 會嫌,我們投稿出去之前,其實 limitation 是哪些已經都知道,能招的也招了。那些退稿意見就像分手意見一樣,場面話而已,重點只有一句:「我不想收你的論文。」

說實在話,看到蔡醫師給的建議,其實一開始挺驚訝的, 但其實想想,某種程度上挺有道理的。一篇文章,有不同的意見,一點都不意外。如果你的文章有三位reviewers的話,那還會出現一種情形:reviewers之間的意見還不一樣!在這情況,你怎麼辦呢?像最近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上面的一篇文章:Did We All Read the Same Manuscript?

新手教授生存筆記:紀錄成長

在前一篇文章講到,新手教授第一個挑戰就是年度評鑑。第一年的年度評鑑其實只是紀錄你一開始幾個月的工作成果。對於新手教授來說,利用第一個年度評鑑好好評估自己在teaching, research 和service三部分表現如何,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除了自我了解以外,另外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找尋自己的紀錄系統。在評tenure或是reappointment的時候,其實就是證明自己在不斷成長,值得進到下一個階段,所以如何找到一個好的系統,讓你紀錄自己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

這些部分我說的可能不夠好,那來看看下面的英文影片,是由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的Mishira教授所錄的:Survive and Thrive: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這影片似乎沒辦法embed,就請大家移駕去看吧!…

美國報稅索引

4/15是美國報稅的截止期限,如果待在美國的留學生、學者,請記得要報稅。另外,把一些報稅的相關網路文章整理整理,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簡介

請大家記得一定要報稅

美國聯邦稅報稅資料要郵寄到哪裡?

 

身份

美國留學生的報稅身份
F1學生報稅的身份

是否要報稅 

沒收入的F1學生需要報稅嗎?

ITIN&SSN

報稅真累人 – 報稅與申請 ITIN 的經過美國生活筆記的筆記

工具

美國留學生可以用TurboTax報稅嗎?

相關文章 

如何在美國報稅 – 一位美國會計師的網站,可以上去問問題。
學習如何在美國合法報稅 – 作者很細心做了功課,還有他的報稅經驗,不過很多是與工作相關的

Scroll to Top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