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徵文主題,昔景重現:長夜寂冷,打開共享文檔,倦寒之意襲來。忽見文檔右上方熟悉的頭像閃爍,便知道導師或小夥伴們也正改著論文,遂有了“豈曰無衣,與子同袍”之感。倦寒意頃刻煙消雲散。
“與子同袍”,原是詩經《秦風》裡的句子。用它做標題,是因我的首篇SSCI論文是借了團隊的東風。這句詩後面的內容還有: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這首詩,是我們這篇論文從寫作到見刊的譬喻。導師是我們的“王”,“師”是我們這個團隊,“矛戟”是論文。只有經過數次“修”改,且是與團隊“偕作”的,方可出征。投稿是出征,見刊即是凱旋。
我便想分享這次偕作至凱旋後的一些想法。願鄙人之愚見,可作拋磚引玉之用。
一、出奇制勝:新方法之運用
“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孫武在《兵勢篇》中強調了“奇”。奇者,新也。我們在這篇論文使用了較新的一種方法,這或是文章被接收的原因之一。論文寫作,可以是用舊方法解決了新問題,也可以是用新方法解決了舊問題。
我們這篇論文中使用了認知網絡分析法Epistemic Network Analysis(ENA)。
我們的數據來源於教師的微信群。在八週關於技術運用的線上課程中,教師共同創建了微信群,圍繞三個任務進行線上討論(如:新手教師介紹自己教學計劃中使用的技術)。這三個任務,有的是教師單獨進行的,有的則為合作。群聊中有五名資深教師,亦有兩百多名新手教師。我們想探索的是:
- 專家教師和新手教師的實踐知識有何不同?
- 單獨工作的教師和在教師中協作的教師的實踐知識有何不同?
至於ENA是什麼:
- ENA是一個建模工具,分析的資料往往是對話。
- 需要被編碼的是對話中的關鍵字,或研究人員感興趣的概念。
- 被提取的這些關鍵字包括了交談中產生的概念、想法、行為。
- 當一段對話中,兩個關鍵字相鄰出現的時候,代表著這兩個關鍵字存在一定的聯繫。
ENA的妙處有二:
- 使數據分析有意義。數據,也就是對話,應該在一個合適的環境中被分析和解讀。“《紅樓夢》中的詩,如水草。取出水,即不好。放在水中,好看(木心,2013)”,同理,對話亦如是。
- 使數據直觀、可解讀。ENA所呈現的模型,讓數據更直觀,而不只囿於把資料扔進黑匣子中,讓黑匣子來輸出結果。
我們這次的同袍者中,有計算機背景的,ENA這個方法也是他們所關注到的。可見,和不同背景的人合作,是可以碰撞出不同的火花的。當然,此處介紹的ENA只是一種方法。若需了解更多新方法,除了和不同的人合作,還可以關注領域內重要的學術期刊,了解最新動態。
二、讓故事有意思:寫作
論文最重要的部分便是寫作。寫作前,要先閱讀大量文獻。閱讀文獻的作用有二:
- 一是排雷,避免重復前人已有的研究;
- 二是進步,在別人研究的基礎上繼續向前。
閱讀文獻時,要用批判性的目光,而不是一味覺得這些都是大牛的論文,我怎麼可以審視呢。在閱讀文獻開始寫作後,時常懷揣兩個問題:
- 我們的論文和現有研究有什麽差异?
- 我能爲這個領域做出什麽原創貢獻?(理論+實踐)
寫作中,還有一些小工具可以使用:
把論文看做只有精兵强將才能一睹面貌的戰場,其實是一種荒謬的誤解。論文是思想的傳達,應該使用常人也能理解的表達。我們導師在改論文時常講的一句話便是:“這個故事這樣寫就有意思了”。也就是說,寫論文時,應像小說家一樣,懷揣讀者,讓論文易懂,吸引讀者閱讀。
還有,注意導師是怎麼修改文章的,從他的修改中不斷反思(這也是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導師的修改往往能將文章拔高,使論文具備一定的品格。
三、契訶夫之槍:投稿
關於投稿,我導師說過一句很有文學況味的話:“做我們這行,也挺悲哀的,因為永遠在等待。”這讓我想到張愛玲(1975)的比喻:投稿的心情,“大概只有軍隊作戰前的黎明可以比擬,像《斯巴達克斯》裡奴隸起義的叛軍在晨霧中遙望羅馬大軍擺陣,所有的戰爭片中最恐怖的一幕,因为完全是等待。”
我導師教我們的投稿方法是:
- 先投影響因子高的,被拒了,再去投分相對低一些的,一輪輪往下投。勝敗乃兵家常事。
- 投稿時要注意文章和期刊的要求是否相符。比如做一語教學的文章,投二語的期刊肯定是不合適的。
- Highlights:對文章發現的總結,一般3-5條內容概括你文章最主要的發現。
- Cover letter:是給編輯寫的信,用於推銷自己的文章,講述自己的論文做了啥,為什麼會適合發表在這個期刊上。
我們這篇論文的投稿比較幸運,在第一輪投稿時,便被接收了。投稿後,我們收到了major revision。導師指導我準備了Respond letter,根據審稿人的建議,一一進行修改與回應。
但其他的論文,我們可沒少等待。有的等了好幾個月,才姍姍來遲拒稿的結果。
我的“等待史”,可追溯到幼時。三年級起,我給《兒童文學》等刊陸續寄過習作。漫長等待中,不乏被拒的,我便嘗試轉投。好在等待終能帶來佳音,有的習作順利見刊了,於是這份塗鴉的熱情便一直延續。
曾有逸事:高中時,常逃學為寫東西,和班主任上演貓捉老鼠的遊戲。某個夏日雨夜,為躲避班主任晚自修的捉捕,在圖書館閉館後,和好友翻天窗進閱讀室,在幽暗的手電筒光中寫稿子。是夜,因好友身著黑色風衣、披頭散髮、開著發綠光的便攜小風扇,把經過圖書館門口的教導主任嚇到跌倒。在這無數次關乎投稿的漫長等待中,終於,也用若干筆名發表了一定數量的習作,在高三時,加入了當地的作協,獲了當時的某個作文大獎,專著隨之付梓。
雖然在學術投稿的路上,我尚起步,但依過去文學投稿的經驗,私以為稿子投出去後,要有的是隨風而去的心態,而不是纠结于失敗了怎麼辦。投稿後,趕緊静下心来投身新的研究才是正事。酒香不怕巷子深,一個有抱負的研究者,應是從不斷積累、並且極力靜心地研究過程中成長起來的。
學術研究常讓人產生虛妄之感,像掬水月在手,因為成效往往很久才見得到,這中間可能隔了無數次的被拒稿。但是,每一次投稿都是學術歷程中的點,在未來的某天,可被勾連成線。就算是拒稿,也可能獲得建議,這些就可被用來進一步打磨文章。契訶夫回憶錄中寫道:“第一幕掛在墻上的槍,第二幕中一定會鳴響”。而為投稿所付出的努力,就如同那把懸掛在墻上的契訶夫之槍,無論失敗與否,終有一天會鳴響。
四、尾聲
曾聽作家畢飛宇(2016)做過一個講座。他說:“我從來不會支持一個青年去寫作。這是一條不歸路,光鮮的只是少數……寫作者的孤獨,都是要自己面對的”。我的導師也說過類似的話:“這個學術圈就像圍城,你們怎麼就那麼想不開呢,想進學術圈”。
我的這篇徵文既用戰鬥做了譬喻,那麼,在文章的末尾,還是呈上類似的譬喻——《奥德赛》。這首著名的史詩講述了一個關乎鬥爭的故事。在特洛伊戰爭後,奧德修斯和自己的同袍們在海上漂流,在與驚濤駭浪和妖魔鬼怪的搏鬥中,他們在與驚濤駭浪和妖魔鬼怪的搏鬥中。有一首詩歌是這麼寫《奧德賽》的:
當你啟程前往伊薩卡
但願你的道路漫長,
充滿奇跡,充滿發現。
……
那時當你上得了島你也就老了,
一路所得已經教你富甲四方,
用不著伊薩卡來讓你財源滾滾。
是伊薩卡賜予你如此神奇的旅行,
沒有她你可不會啟程前來。
現在她再也沒有什麼可以給你的了。
而如果你發現她原來是這麼窮,那可不是伊薩卡想愚弄你。
既然那時你已經變得很有智慧,並且見多識廣,
你也就不會不明白,這些伊薩卡意味著什麼。
惟願讀到這篇文字的諸位,也能找到同袍之人,前方道路充滿奇跡,充滿奇跡。終有一天,會鳴響那把屬於你們的契訶夫之槍。
写得很好!非常真诚的文字!感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