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戀的滋味就是:怕他知道,怕他不知道,怕他知道也假裝不知道。等待SSCI的消息也是如此:擔心來信,擔心不來信,擔心來信的結果是又被reject了。博士幾年,沒有經驗,滿是教訓:
1.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強烈的目標期刊意識
我在撰寫論文時,因為害怕發表困難,所以經常會想“要是這個期刊拒絕了我,那我還能馬上投稿到其他期刊”,我猜這也是很多新手的想法。
我曾經請教過一位博士期間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5篇SSCI的大神學姐,學姐反覆強調,一定要先選擇期刊,再開始著手寫論文。
我們首先都會對自己想寫的主題有一個明確的定位,大概可以發表在什麼級別的期刊上,找到幾個潛在的期刊。然後翻看期刊的錄用要求,比如有的期刊會提出在今年希望收到“COVID-19期間學生自我調節學習”的文章,那麼如果我們有相關靈感就很適合。
最重要的是要閱讀潛在期刊最近發表的文章,我們就會知道這個期刊錄用論文的一些偏好,比如:收數據的地點、常用的分析方法、是否錄用某一類主題等。最後,我們根據目標期刊的具體要求開始撰寫,包括結構、格式等。《孫子兵法》強調“不戰而屈人之兵”,指的是好的軍事指揮家並不是要在戰場上贏得對手,而是要在戰前就有十足的把握。《孫子兵法》不是戰法,而是不戰之法。因此,我們的目的並不是被拒絕後馬上可以繼續投稿,而是盡我們所能增加被錄用的概率!
2.上兵伐謀——論題比方法重要
我也曾經被“絢爛”的研究方法瞇了眼睛!
看到別人都在用各類複雜的研究方法:混合結構方程模型、追蹤研究……殊不知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所有的研究方法都是為了解決研究問題服務的!
好的研究問題是基於研究者對本領域非常深入的了解之後才能提出來的,至於使用什麼研究方法,只要是能够恰切的解决问题就好。
在很多Q2期刊的論文中,甚至有一些只使用了簡單的回歸分析,但是因為研究的topic具有前沿性,很快就被接收了!我們當然還是要積極的學習研究方法,但是切記最為重要的是研究問題,切勿用戰術的勤奮掩蓋了戰略的懶惰。
3. 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永遠在路上
不可否認,發表SSCI有一定的運氣成分在,導師告訴我偶然發表並不能令人快樂,我們應該做的是持續提升論文撰寫的能力,只要寫的足夠多,終究會被期刊接收。
我撰寫第一篇SSCI的過程非常痛苦,覺得哪裡都寫不好,尤其是思考變量之間的關係時,簡直是毫無邏輯。
很多走過這段路的人對我講,作為第一作者寫完3篇論文之後,就會感覺自己有質的飛躍,撰寫速度和水平有大幅度提升。
所以,一定不要放棄,筆耕不輟,提升能力。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