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管理

EndNote X2 新功能解析–smart groups

EndNote X2 推出了幾個新功能,如:全文搜尋、更聰明的群組、終於加入的垃圾筒、更新時間標籤…等功能。下面我們先來測試測試smart groups。

首先要說的是Groups的功能,這功能我一直很愛用,只不過在EndNote X1我怎麼用就是不順手,最大的問題是常忘了加標籤。為什麼它就不能聰明一點,看到特別的關鍵字和作者,就幫我加到我要的Groups呢?EndNote大概聽到了我的迷之聲,X2版終於加入了這該有的功能。雖然我覺得還有很大改進的空間(OS: 看倌如果有代理這家軟體的,要幫大家反映喔!) ,但聊勝於無囉!

  1. Smart groups的運作原理是搜尋,意思是建立搜尋的條件,然後將文獻加到群組裡。要使用這個功能。smart groups還不夠smart(下面你就知道),但總比要一筆一筆加入的好。在Groups的menu下,要先create smart groups。smart groups還不夠smart(下面你就知道),但總比要一筆一筆加入的好。

    1.png

  2. 點選之後會跳出一個類似進階搜尋視窗,把想要的條件輸進去。
    2.png

    我要的是標題包含computer-mediated的字,所以如下圖。 options有幾個選項,請記得把你建立的儲存起來
    3.png

  3. 我裡面有兩筆文獻是符合的,在左邊就會看到smart groups多了這兩筆。不過smart group是很笨的,沒有地方讓你選擇group的名字,你得自己設定完之後,在上面按右鍵選rename group,才會像我的結果一樣。
    4.png
  4. 以後如果再新增文獻的時候,符合這個條件的,會自動加到smart groups,就很像gmail裡設定什麼時候套用標籤一樣

    5.png

那說了半天,不好用的地方在哪裡呢?大家還記得EndNote X1的groups嗎?它叫custom groups,意思就是自訂群組。這裡問題就來了:smart groups跟custom groups分開,有什麼意義?我想對研究者來說,這個groups就如同標籤一樣,是用來幫助我們找到東西,而不是讓我們搞混的。我不關心是用custom groups或是smart groups,我只關心用CMC能不能找到我要的文獻。但下面的情形,就很難用smart groups來處理:大部分文獻的標題用我訂的關鍵字computer-mediated為題,但如果有少數幾篇不是用這個關鍵字,而是用其它的,而且沒有一定的規則,那這時候EndNote X2沒有比較人性化和直觀的解決方法。至少在我想加群組的文獻上面按右鍵,沒出現這樣的功能,即使加了custom groups,這個groups和smart groups是不相通的,不像gmail一樣,用filter套用標籤之後,還可以手動套用。這種設計變成要將文獻分兩個地方搜尋,說實在的,還真是有點累人啊!我想站在使用者的角度,雖然這種設計可以省了一點時間,但還是要將時間花在處理群組,並分兩個地方尋找文獻,還不是最完美的解決方式。期待下一版本的EndNote能改進這個功能!

EndNote X2 Demo版試用心得–安裝篇(installation)

EndNote是一套相當知名的文獻管理軟體,之前有一篇文章介紹免費的EndNote Web版,這次我們則來實驗EndNote X2 有什麼新功能。在睽違了許久之後,EndNote發佈這一版,我想多少有一些是受到免費軟體或自由軟體方面的壓力,像Bibus隨著Ubuntu的普及,使用者愈來愈多;Zotero挾著Firefox與美國一些學術機構的推廣,也愈來愈多人成為它的愛用者。究竟在這幾套免費軟體的刺激之下,EndNote會有什麼改進呢,這令我非常好奇和期待,於是就用我的虛擬機器來實驗一下。

整體說來,EndNote的安裝界面與之前的版本相差無幾,不過在X2好像多了Windows Mobile的支援,所以除了電腦以外,EndNote也可在Palm OS和Windows Mobile的系統中使用了。不過對我這個窮留學生沒有差,因為我沒有那麼好的手機;退一步來說,就算有,誰想要在這些小系統上作研究呢?倒不如去買台Windows版本的EEEPc還比較實際。

試用版下載地址http://www.adeptscience.com/download/dlddsp/9910/0/All/EndNote+X2+for+Windows+Trial.html

整理文獻的第一步:EndNote Web(免付費)

 

 

 

logo.jpg

誠心地建議,如果你還沒開始寫論文,但將於近期內找資料&動筆,你最好想一個好的方式整理你的文獻。寫本碩士論文,書目少說也有個50篇,讀後忘前的現象是每個人都有的。如果你不知道用什麼軟體,那先試試免費的EndNote Web。EndNote Web可說是EndNote的網路版,你可以透過這個網站搜尋線上資料庫並建立你的文獻資料庫,還可以與同學和老師共享這些書目資料。當然最重要的,你還可以藉由加裝一個word巨集範本,讓這個網站的服務與你的word結合在一起,可以省了你很多排版的時間。如果你使用過後覺得好用,或是你的資料超過10000筆的限制,也可以考慮將來購買EndNote單機版。

網址http://www.myendnoteweb.com

線上資料庫文章互助協尋(seek journal articles)

當研究生找資料是家常便飯,不過等我到了美國讀書之後,才發現在台灣做研究還真是辛苦啊!我記得我讀碩士的時候,想要找一些比較新的journal articles,學校常常沒有訂閱,或是訂閱的時間太晚,早期的沒有收錄,以至於得到處去找期刊或是請朋友幫忙。現在在美國讀博士,很多老師上課的reading全部是在線上資料庫可以找到的,而且可以匯出至書目管理軟體,避免日後找不到的窘境。

我想了想,當研究生的多少有這種需求,在我有時間的時候,可以幫網友協尋一下線上資料庫的文章。如果你在線上資料庫(拜託限英文的,中文資料庫台灣多數學校都有訂閱)看到一篇文章,可是你沒有access,你可以在下面留言給我,我可以看看我們學校是否訂閱了該資料庫,找到了我會寄給你,找不到的就只能說聲抱歉了!如果UC系統沒有訂閱的話,其它學校能找到的機會我想也不是很大。

看倌都是研究生,要找篇文章需要什麼資料就不用我多說了。請記得提供email,我找到的時候才知道要寄給誰。另外提一點,我現在是用VPN連回美國,速度挺慢的,如果連線品質不好,我可能需要長一點的時間才行。一般來說,除非太忙,我在兩天之內會處理完畢並告知結果。如果找不到,還請其它網友協助囉!台灣的論文或文章,我沒辦法幫忙,請你上PTT看有沒有熱心網友願意協助囉!

為什麼要用文獻管理軟體?

在介紹各種文獻管理軟體(reference management software)如:Endnote, RefWorks, Bibus, Biblioscape, Zotero等之前,首先要想的是:為什麼我要使用這些軟體?如果這些軟體對寫作論文沒有直接與實質的幫助,那使用這些軟體有什麼用呢?許多軟體商會賣軟體,可是如果他們沒當過研究生,是無法了解研究生心中的苦痛與需求的。

根據我自己的經驗,把使用文獻整理軟體的好處寫下來,希望可以讓更多還在水深火熱卻還沒開始使用這類軟體的研究生,開始培養使用的習慣。

  1. 擴充自己的記憶:我相信世界上大多數的人不是過目不忘的,在寫論文的時候尤其是如此。好不容易去圖書館印了文獻,寫完了報告或論文,在整理書目時卻發現忘記寫下出版社或出版地點,或是要引用時才發現找不到那篇文獻,又得再去印一次。這些情形很多人都發生過。如果能夠養成習慣,把這些資訊全部紀錄在一個軟體,就不怕到時候找不到了。
  2. 避免打錯字:想必只要是研究生,就用過線上資料庫吧!許多線上資料庫,如:JSTOR, ScienceDirect, EBSCO等,都提供將資料匯入不同的文獻管理軟體中。試想如果你在你的論文中引用的文獻打錯了字,這是多麼尷尬的事情啊!退一步來說,用文獻管理軟體,你打錯字只要修改一次,但如果是你自己弄的紀錄,你要修正的次數可就多得多了!
  3. 書目保持正確的格式,並可隨時轉換至不同格式:做研究總是要投稿的,但期刊總有期刊的規定,特別是書目格式的部分。如果你覺得弄懂這些格式對你來說是個艱鉅無比的工作,那不如現在就開始使用文獻管理軟體,減輕你的工作吧!
  4. 管理文獻相關檔案,不至散落各處:使用線上資料庫,通常可以下載pdf檔,問題是下載之後,要怎麼整理這些檔案呢?或許有人會用主題來分,在主題資料夾底下用人名加日期或文章名稱來建立檔案名稱,但這只是一時之計。怎麼說呢?因為沒有一篇文章只有單一主題的,換個方式來說,你可以為一篇文章加上很多標籤,這時候難道要把這些文章複製到不同的資料夾嗎?我的作法是把這些文獻檔案也交給文獻管理軟體,丟到它們的資料庫,如果想找某一篇文章的電子檔,在軟體裡面查詢並開啟。雖然像Endnote是將檔案存在一個軟體定義的資料夾而非資料庫,但只要能讓我找到,其實我不在乎它是怎麼儲存的,不是嗎?
  5. 讓引用與參考文獻一致:在寫碩、博士論文之時,大量引用文獻,旁徵博引來證明自己的論點,是大家都會採用的辦法。問題是:當你的論點改變了,當你引用的人變多了,你也同步更新了你的參考文獻列表嗎? 還有一個也是非常實際的問題:如果同一個人在某一年有多本著作,你又剛好在你的文章中引用,有的格式是要加上a, b, c, d的,你能記得你現在要用的這篇,編號是多少?如果你為此所苦,想像我一樣偷懶,那使用這類軟體,確實能讓你毋需再煩惱此點。
  6. 分門別類,快速搜尋:為了幫助大家在自己建立的資料庫找到文獻,許多軟體都提供了自訂群組、標籤或各類搜尋方式,幫助你找到資料。雖然有的軟體還未提供很方便的tagging功能,不過也可以用自訂欄位加上搜尋,找到你要的資料。
  7. 直接連結線上資料庫搜尋:文獻管理軟體可以直接連結到線上資料庫(有些需要帳號和密碼),如:PubMed,找到文章之後,直接就匯進你的資料庫了。這個步驟不僅節省打字和進資料庫的時間,也減少了打錯字的機會。
  8. 整合進文書處理軟體,讓效率備增:文獻管理軟體通常都會支援某幾個特定的文書處理軟體,像Endnote可整合進Microsoft Word,Bibus可與OpenOffice做連結,無論你的選擇是什麼,這都減少了你重複剪貼文獻、排版書目的時間。
  9. 可找出重複的資料:讀書讀久了,難免會忘了到底讀過沒。以前我也自認為記憶力不錯,不過我真的發生過重複的文獻建了兩次,文章也讀了兩次,但一點印象也沒有的情況。為了保持你引用資料的一致並減少你硬碟空間的浪費,找出重複的資料也是很重要的。
  10. 節省時間:上面說了那麼多,已經暗示了研究生最關心的一點:如何節省時間?我想文獻管理軟體非常容易上手,花個半天的時間,找個你喜歡的軟體下載或購買,投資報酬率絕對很高。尤其是在讀博士班或是寫碩士論文的研究生,更是不能錯過這樣的好東西。

至於哪個文獻管理軟體好?這是個人使用習慣的問題。不過為了服務並拯救各位研究生早日脫離苦海,我會儘量and儘早把我自己使用各軟體的心得和教學分享給大家的。

Scroll to Top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