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蔡志浩寫的流浪博士如何走出自己的路:十個建議,我覺得建議很不錯,但有兩個方面應該加強:1) 這些建議其實不只是適用於流浪博士,其實適用於每位研究生。如果之前不遵循這些建議,那拿到博士學位再來作這些,會有點晚;2) 建議寫的言簡意賅,但如果每一個要點能展開來說說,會更加深刻。於是我想要狗尾續貂,把這一系列分成十篇文章,說說自己的一些經驗、想法與觀察。
探索自我興趣
申請研究所,代表你至少對某一主題有強烈的興趣,想要繼續鑽研,但這不代表你的畢業論文,非得是你一開始的興趣。許多研究生對自己的研究興趣只有一個模楜的概念,在讀研究所的時候,要把自己一開始的研究興趣深化,才能找出合適的論文題目。這部分沒有捷徑,只有透過大量閱讀,並積累一些研究經驗,才會知道你是不是真的對某一主題有興趣。
另外,除了自己的研究興趣以外,還要對自己研究所的不同方面,有廣泛的認識。比如說語言學好了,可能你有興趣的是語言學裡面的句法,但你對語言學的其它方面,甚至是語言教學,都要能有一些基本的認識。再舉一個例子,如果你在教育學院,你的研究興趣是學習動機,那這只是教育心理學的一個主題而已,你應該對其它教育心理學的主題,像是發展心理學,也要有基礎的認識。行有餘力,把這方面擴展到非教育心理學但仍是教育類的主題,像是資訊教育 (educational technology)、教育政策等。
對自己研究所或學院的其它研究主題有廣泛的認識,會讓你發掘到更多的研究與合作機會。在與其它學者加流的時候,也不會只限定於自己領域而已,可以讓你擴展你的學術人脈。就像你以後當了faculty member,你不可能只和有同樣研究興趣的同事交流,你也會與作其它主題的同事作交流。
探索自我能力
你可能會覺得奇怪:「都讀到研究所了,難道就不知道自己的能力嗎?」我想,在讀研究所的過程中,你會重新認識自己的能力,並找到自己擅長的地方。
拿我自己作例子好了。在台灣讀碩士班的時候,雖然有研究方法的課程,但統計部份非常少,所以我對統計觀念不是非常清楚。我在申請美國博士班的時候,也覺得自己會繼續作質化研究,甚至到了博士班二年級的時候,還是這麼認為的。直到研究所新聘了兩位資深的教授,在統計課程有多年教授的經驗,我才在統計方面開了竅。目前我作的研究,就是以量化為主,質化研究為輔。
除了探索研究上的能力以外,在作計畫、寫作論文的過程中,你也會發現自己在寫作、時間管理方面的能力。每個人寫作需要的時間與環境都很不一樣。我有不少朋友,在讀研究所的時候,寫期末報告他們可以一天寫五頁,兩天到三天的時間,就可以把一份期末報告寫完。這跟我的寫作風格與能力大相逕庭。我是屬於要仔細思考、慢慢寫作的人 (相信你從研究生2.0的文章產量也看得出來),我一天大概只能寫一頁,最多兩頁左右,所以寫一份期末報告,我大概一個月之前就必須開始構思與擬大綱,花大概三周到一個月才能寫出我覺得滿意的成果。我同學的能力在於爆發式的專注,而我在於時間規畫與耐心。
除了我講的研究、寫作能力,其它方面的能力還包含:綜合整理、批判思考、人際關係、演講、合作能力,這部分可見我之前寫的我讀博士班所學到的事。
探索人生目標
探索人生目標,在研究所階段會非常重要。為什麼呢?雖然在求學的不同階段,都對未來有一些規畫與期望,但讀研究所的時候,我覺得正是定型的時候,所以在這階段探索人生目標變得格外重要。
如果是一路念書念到博士班,不少人在讀研究所的階段,對人生與未來非常迷惘。試想:讀完研究所,正常也要24、25歲了,如果一切順利繼續讀博士班,那讀完博士大概30歲上下了。除了在學校裡,你沒有任何的工作經驗。跟你相比的同齡人,如果大學畢業,到30歲左右,工作也八、九年了,差不多也升到中階主管了。與他們比,很容易會羨慕他們工作穩定,多半也都成家立業了,你會迷惘不知道每天讀paper的意義何在。我剛在台灣讀研究所的時候,我就有高中同學,大學一畢業就被投資銀行挖角,一進去就年薪百萬,而我還得為了自己的學費煩惱。
所以我建議每位研究生,在這階段想想自己未來要什麼樣的人生。讀研究所與收入一點關係也沒有,讀研究所也不代表找到工作的機會增加 (見此文)。
首先,你要認識讀博士班的目的,如果還不清楚,見PhD圖解。
其次,你要告訴自己:人生不是由你在社群網路的分享來定義你的,不是由錢來定義你的。讀博士班甚至在大學當教授,是對於知識的一種追求,而知識是很難用金錢來衡量的,所以千萬不要為了自己還沒開始工作賺錢,而別人已經一天到晚在Facebook上曬各種吃喝玩樂的照片,你就質疑自己的人生。